TRUMP(特朗普币)芝麻开门交易所

揭示比特幣市場減半的真相,歷史真的會重演嗎?

日期:2024-05-11 16:58:55 欄目:加密貨幣 閱讀:
在數字貨幣市場中,比特幣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其減半事件更是備受矚目,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猜測。那麼,揭示比特幣市場減半的真相,歷史真的會重演嗎?讓我們深入探討這一話題。
比特幣的減半是指挖礦獎勵減半的過程,這是比特幣網絡每產生21萬個區塊時發生的事件。每當這一事件發生時,挖礦獎勵將減半,這也意味着比特幣的發行量減少。歷史上的減半事件往往伴隨着比特幣價格的波動,甚至引發了市場的震蕩。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線索,來揭示比特幣市場減半的真相呢?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比特幣的歷史減半事件。2012年11月28日,比特幣第一次減半,挖礦獎勵從每塊50個比特幣減少到每塊25個比特幣。這一事件引發了市場的轟動,比特幣價格也經歷了一段波動期。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市場逐漸回歸平靜,比特幣價格也逐漸穩定。2016年7月9日,比特幣第二次減半,挖礦獎勵再次減半至每塊12.5個比特幣。這一次減半同樣引發了市場的波動,但比特幣最終走出了這段波動期,價格繼續上漲。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比特幣的減半事件似乎並沒有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相反,它似乎成為了比特幣價格上漲的契機。這也引發了人們的猜想,即歷史是否會重演,比特幣減半是否會再次推動價格上漲?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因為數字貨幣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變數的領域。然而,我們可以從一些現象中找到一些啓示。
近年來,比特幣市場的發展日新月異。隨着比特幣逐漸被更多人接受和認可,其價格也一路飆升。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興起,更是為比特幣的流通提供了便利。這些現象表明,比特幣作為一種數字資產,具有巨大的潛力,其價值可能遠不止於當前的價格。
此外,比特幣的減半事件也受到了全球範圍內的關注。各界人士對比特幣的未來發展保持着高度的關注和期待。一些投資者甚至將比特幣視為一種避險資產,用以抵禦通貨膨脹和市場波動。這種現象也反映了比特幣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地位。
總的來説,比特幣市場減半事件的真相併不是簡單的歷史重演,而是更多的是一種新的探索和機遇。比特幣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也充滿了希望。無論是歷史的總結還是未來的展望,比特幣都將繼續引領着數字貨幣市場的發展,開啓新的篇章。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數字貨幣市場中,比特幣的減半事件無疑是一次重要的歷史事件。它不僅影響着比特幣本身的發展,也影響着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走向。歷史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啓示,但未來更需要我們的探索和實踐。比特幣減半,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見證比特幣的未來之路。

The four most famou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Binance INTL
OKX INTL
Gate.io INTL
Huobi INTL
Binance International Line OKX International Line Gate.io International Line Huobi International Line
China Line APP DL China Line APP DL
China Line APP DL
China Line APP DL

Note: The above exchange logo is the official website registration link, and the text is the APP download link.

「減半行情」的預期,首先源自於一個經濟學基礎。在微觀經濟學中基於理性人假設前提,認為市場供求是決定市場價格的直接因素,市場價格與需求正相關,與供給量負相關。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供給減少則價格上漲,供給增加則價格下跌。比特幣「獎勵減半」直觀上導致供給減少,因此產生了價格上漲的預期。事實上,在比特幣十餘年的歷史中,行情的表現似乎能夠印證「減半行情」的事實,並且也能符合供給和需求的基本經濟學理論。

但是,如果深一步思考這個問題,供給減少價格上漲的前提是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那比特幣的需求究竟來自於哪裏呢?

從傳統的大宗商品交易來看,很多專業分析師會從整個供應鏈的上下遊的情況分析,籍此對商品價格走勢進行判斷。比如銅、螺紋鋼、大豆、棉花等等,都可以有跡可循。這種分析方式一般稱為基本面分析的方式,是傳統金融中最常見最基礎的分析方法。但是這個方法用到比特幣上就開始失效。原因很簡單,像貴金屬鋼材和農產品,人們很容易就能找到其需求的場景,而比特幣的實際需求場景究竟在哪裏,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説法。

關於比特幣最常見的一個需求説法,是作為避險資產使用。比特幣數量稀缺,可以點對點轉賬且不能篡改,產生所消耗的電力成本極高,都是它的重要的特點。此前委內瑞拉,阿根廷等國家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比特幣也曾一度成為這些國家民眾避險的資產的選擇。但是,委內瑞拉的民眾會選擇比特幣,是因為出現了政府信用崩潰的極端條件,常態的環境中這樣極端情況並不多。

此前在中國國內新冠病毒疫情擴散期間,比特幣價格迅速上漲,市場有觀點解讀為疫情刺激了比特幣避險的屬性。此後中國疫情得到一定控制,而全球疫情開始逐漸擴散的時候,恰好比特幣的價格又開始下跌,於是市場有觀點認為是疫情拖累了比特幣價格的下跌。

不得不説,這是一個很滑稽的場面。

事實上,比特幣從其內核特質來説確實具有避險屬性,但其避險屬性目前在市場還沒有產生巴普洛夫效應,成為必然的邏輯關係。這就如同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在道理上會有很多人追,那相對的結婚就會更容易,但現實的情況就是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都成了剩女。比特幣的避險屬性要在市場形成條件反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然,有人會説在此前伊朗和美國爆發衝突的過程中,比特幣避險屬性表現很明確,而隨着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講話表示,伊朗並未傷及美國人該事件不會擴大影響後,比特幣也應聲下跌,這説明比特幣的避險屬性對市場的消息還是有敏感性的。這個情況在當時確實如此,但是從大的行情表現來看,比特幣避險的敏感性整體和黃金相去甚遠,還沒有構成巴普洛夫效應,因此比特幣的避險需求的是站不住腳的。

那比特幣的需求來源到底是什麼呢?要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還原真實場景的情況。

十年前,極客們偶然看到了比特幣這樣在技術上很炫酷的東西,開始嘗試用自己的電腦來挖礦,這個時候比特幣的需求是出於愛好。但是當比特幣買了披薩,有了原始價格,可以和現實世界發生價值轉換,於是有人開始嘗試用它來做暗網的支付,但是作為支付工具需要保持價值穩定,比特幣價格波動事實上並不適合做高頻的支付工具。在這個時間段裏,比特幣對於現實世界來説,還都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其需求的場景並不凸顯。

直到礦機和相關產業的出現。

此前比特幣的礦機是CPU,後來進化為GPU,直到2013年專業的礦機出現了。這是針對比特幣產生的真正實體產業。比特幣價格上漲很快,而人們可以通過專業礦機挖礦獲得比特幣,其過程和拿電印錢的的感覺相似,所以開始有職業礦工的出現。而礦工將礦機規模化配置以後,就出現了大的礦場以及礦池。

礦主要回本,要賺錢,一方面需要提振比特幣的價格,另一方面還需要持有更多的比特幣。從這個角度看,對比特幣需求最直接的人羣其實是是礦工。

另外,作為礦機的銷售者,礦機商要賣出礦機,就需要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至少讓礦工看到,開機就是有賺的,因此礦機的銷售者也需要想辦法提振比特幣的價格。比較有代表性的,像比特大陸因為此前持有大量的數字貨幣增加了審計的困難,至今難以上市。

那順着這個邏輯,我們對此前比特幣減半價格會暴漲,發生所謂「減半行情」的原因就能有一個解讀。

當獎勵減半以後,礦工的收益也相應減半,而為了能夠回本和盈利,礦業必須提振價格,保障自己的收益。所謂提振的方式,可以是自己購買,也可以是購進更多的礦機更努力地挖礦,告訴世界比特幣真的很搶手。

從這樣的視角看,似乎比特幣更像是礦業為創收而表演的一個工具?當然不是。

誠然,雖然圍繞比特幣形成的礦產鏈條初始階段是礦業自賣自誇一邊託高比特幣的價格一邊出售牟利,但是隨着比特幣的價格不斷提升,整個產業壯大以後整個格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簡單來説,當圍繞比特幣的產業不斷壯大,讓更多人知道比特幣,並開始嘗試加入它,比特幣的共識就隨之得到了壯大。

供給和需求在市場投映的是價格,而真正價值的由來,人們的共識。法定貨幣代表着國家信用,但信用崩潰以後,人們的共識喪失,開始自發地尋找替代品,法定貨幣的價值也就隨之湮滅。黃金的避險屬性同樣不是因為其真實的工業價值,而是人們的共識認可其避險的價值。

在共識足夠大以後,比特幣的價值才能夠真正地成立,才會滿足此前我們所説的巴普洛夫效應,對市場避險的情緒更為敏感。

也就是説,中本聰一開始構想的那種去中心化的貨幣,其真正被世人所廣為認可,是在周邊產業不斷的努力下產生的結果。也許他們的初衷並不那麼高大上,但是卻真的締造了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奇蹟。

「減半行情」會來嗎?

揭示此前「減半行情」的產生的基礎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所謂減半行情,是因為圍繞比特幣礦業為首的羣體,為提高收益而自覺地託高了比特幣價格,而並非供需關係變化而產生的市場反應。那這次減半是否還會複製歷史的行情呢?

此前嘉楠耘智上市的消息讓礦業得到了更多世人的認可,而在此過程中,Bakkt的期貨和芝加哥交易所的期權陸續上線,代表傳統資金又要開始大規模介入比特幣交易市場,那對比特幣的價格提振理論上應該是有幫助的吧?

事實上,今年減半的行情或許會難以出現爆炸式的大牛市。

首先,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張圖,比特幣的價格在比特幣產生的初始階段,上漲的幅度是很高的,此時持有比特幣是最暴利的時候。

但是隨着比特幣市值越來越大,其上漲的幅度開始逐漸傾斜,不再和此前的歷史行情一樣高。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因為比特幣在共識擴大,市值增加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熵增的效應。簡單來説,把比特幣的價格從1推到10是相對容易的,而從10推到100.需要的就不止十倍的資金,而從1000推到10000.參與交易的人羣更多以後,需要的資本力則量更高。因此呈現了在不斷減半的行情中上漲幅度會逐漸減弱的情況。

需要更龐大的入場資金是重要因素。有人會説,從去年以來很多傳統資本的資金已經開始進入比特幣交易的市場,所以資金是很充裕的。但恰恰相反,傳統資金的介入也成為了比特幣持續暴漲的一個阻力。

傳統資本的資金開始入場確實是事實,但是傳統資本資金體量雖然大,其入場的方式並非對比特幣現貨大肆購買,而是進行現貨、期貨、期權等多種金融工具進行資產配置。之所以傳統資金會這樣操作,是因為單一工具無法滿足其穩健獲利的目標。

傳統資本在進入任何市場的時候都是多種金融工具配合使用的,而多種金融工具的交錯,會使得市場更為平衡,持續性的暴漲和暴跌會難以出現。回看此前2017年比特幣牛市的終結,正是從芝加哥交易所上線期貨開始。當市場資金無法持續支持上漲時,就會轉頭下跌,而下跌過程中,利用期貨合約可以做空大幅套利,而期貨市場做空會加劇現貨市場下跌的程度。

在此前減半的行情中,比特幣交易市場還沒有產生那麼大規模衍生工具應用。當背景愈發地複雜,那辯證地看待歷史行情就可知道,這次「減半行情」的來臨並不會那麼順風順水。

另外,我們藉助費雪公式對比特幣上漲的邏輯再做推演。根據費雪方程MV=PT所描述的關係,交易貨幣量乘以流通速度等於商品加權平均數乘以交易數量,那麼M=PT/V,比特幣交易貨幣量作為總市值看作是M,則可以知道當V也就是流通速度越低的時候,其價格會越高。

這個模型比較簡單粗暴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目市場流通交易的比特幣越少,也就屯幣的人越多,那麼比特幣的價格才會發生系統性的提振。那麼現在屯幣的人是否很多呢?直接的數據目前還沒有,但是根據2月20日的最新數據,比特幣地址總數為615.463.205個。目前有28.728.292個地址的餘額高於零。在這2800萬個地址中,只有788101個地址至少擁有1個比特幣餘額。有154.689個錢包地址,餘額為10個或更多的比特幣。餘額在100比特幣或100比特幣以上的錢包只有16247個。

這組數據雖然可以讓我們看到錢包數量增多,但是大部分錢包所擁有的比特幣都很少,這個數據告訴我們大部分比特幣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真正能屯幣的人很少。所以單從錢包地址的比例來看,屯幣並不樂觀。

「減半行情」需要關注哪些信號?

雖然上述的內容顯示比特幣的「減半行情」發生爆發性的大牛市並不樂觀,但是慢牛還是可以期待的,為什麼?

先從礦業説起。之前我們已經描述了礦業對比特幣價格支撐的重要性,那今年減半行情又會有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那就是當比特幣減半以後,此前很多礦機將會面臨淘汰的危險,老礦工也需要迅速把礦機迭代,淘汰和迭代的過程中,算力會有很大的波動,比特幣的價格在此期間或許也會有所波動。

而頭部礦機商已經推出了更為強大的新一代礦機以應對,那就回到最開始的那個邏輯,未來不管比特幣上漲遇到了傳統資本利用金融工具如何幹涉,大方向一定還是上漲的。它所影響的只是比特幣獎勵減半後的上漲幅度。

所以如果以不變應萬變的思路,人們可以參與比特幣定投,亦或者購買礦機參與到礦業中,這樣的方式能夠以最穩健的姿態參與比特幣投資。

其二,剛才説的另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屯幣的問題。比特幣合約有一個比較天然的優勢,那就是不用剛性交割,因此合約市場對屯幣的影響可以暫時不用考慮。比較現實的,是小礦工在產量減半後,收入降低,因為基本生存的需求會賣幣,這樣的情況在多數。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比特幣抵押借貸的業務更為成熟。

事實上,今年關於DeFi相關的業務發展得非常好,但是DeFi構想還太前衞,對於押幣借貸的業務而言,非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就可以做到,對礦工而言也更乾脆。那麼當今年如果押幣借貸的業務能夠提升,那麼可以預見屯幣的人開始增加。這樣的視角比看比特幣錢包地址更為直觀,因為很多人也可以把幣屯在交易所並參與一些理財項目。

結語

比特幣「減半行情」或許會用另一個大家想不到的姿勢走來,但是迎接它的姿勢卻有很多。

礦業在今年會是值得重點關注的行業,而投身其中的方式也有很多。這是在傳統金融時代無法想像的事情,因為你不可能把印鈔機搬到家裏。同樣,當投資者屯幣的時候,可以利用借貸的手段。

回答我們最開始那個問題,比特幣「減半行情」不會歷史重演,整個行業,正在創造新的歷史。

我來作答

979

提問

17613M+

閱讀量

0

回答

3百+

被讚

2百+

被踩